羌村 二

未知 杜甫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却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牀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從軍十年餘,能無分寸功。 衆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鬬爭,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辭固窮。

王維

宮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疎。 那堪聞鳳吹,門外度金輿。

于濆

入室少情意,出門多路岐。 黃鶴有歸日,蕩子無還時。 人誰無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爲東南風,妾作西北枝。 青樓鄰里婦,終年畫長眉。 自倚對良匹,笑妾空羅幃。

杜甫

中郎石經後,八分蓋顦顇。 願侯運鑪錘,筆力破餘地。 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贔屭。 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御札早流傳,揄揚非造次。 三人竝入直,恩澤各不二。 願於韓蔡內,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諸王,鉤深法更祕。 文學與我遊,蕭疎外聲利。 ...

武則天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暉。 睟影臨芳奠,休光下太微。 孝思期有感,明絜庶無違。

包佶

陟降左右,誠達幽圜。 作解之功,樂惟有年。 雲軿戾止,灑霧飄煙。 惟馨展禮,爰列豆籩。

包佶

揮淚送迴人,將書報所親。 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風塵。 王粲頻徵楚,君恩許入秦。 還同星火去,馬上別江春。

不詳

止奏潛聆,登儀宿囀。 太玉躬奉,參鍾首奠。 簠簋聿昇,犧牲遰薦。 昭事顒若,存存以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