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馬

未知 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餵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二三豪俊爲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青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鶴禁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爲侯王。
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誇身強。
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用張子房。
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鬚眉蒼。
徵起適遇風雲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復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嬾,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嘉祐

清秀過終童,攜書訪老翁。 以吾爲世舊,憐爾繼家風。 淮岸經霜柳,關城帶月鴻。 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

白居易

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劒[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李嘉祐

遷客投於越,臨江淚滿衣。 獨隨流水遠,轉覺故人稀。 萬木迎秋序,千峰駐晚暉。 行舟猶未已,惆悵暮潮歸。

不詳

虛無結思,鐘磬和音。 歌以頌德,香以達心。 禮殊祼鬯,義感昭臨。 雲車至止,慶垂愔愔。

高宗皇帝

日宮開萬仞,月殿聳千尋。 花蓋飛團影,幡虹曳曲陰。 綺霞遙籠帳,叢珠細網林。 寥廓煙雲表,超然物外心。

太宗皇帝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鳴。 隔雲時亂影,因風乍含聲。

虞世南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雙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颺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 鳴羣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 燕雀寧知去,蜉蝣不識還。 何言別儔侶,從此間山川。 顧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憐。 危心猶警露,哀響詎聞天。 ...

聶夷中

君淚濡羅巾,妾淚滴路塵。 羅巾今在手,日得隨妾身。 路塵如因飛,得上君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