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未知 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盌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疎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麤,竇氏檢察應時須。
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却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賢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綵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爲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閻寬

江風久未歇,山雨復相仍。 巨浪天涯起,餘寒川上凝。 憂人勞夕惕,鄉事憊晨興。 遠聽知音駭,誠哉不可陵。

崔國輔

蕙草嬌紅蕚,時光舞碧雞。 城中美年少,相見白銅鞮。
鳳凰臺

杜甫

亭亭鳳凰臺,北對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凰聲亦悠悠。 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 安得萬丈梯,爲君上上頭。 恐有無母雛,飢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 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 血以當醴泉,豈徒比清流。 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 ...

不詳

聖皇端拱,多士輸忠。 蠻觴共獻,臣心畢同。 聲齊嵩嶽,祝比華封。 千齡萬祀,常保時雍。

杜甫

鳳曆軒轅紀,龍飛四十春。 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應圖求駿馬,驚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濁,調和鼎鼐新。 韋賢初相漢,范叔已歸秦。 盛業今如此,傳經固絕倫。 豫樟深出地,滄海闊無津。 北斗司喉舌,東方領搢紳。 ...

包佶

唯有貧兼病,能令親愛疎。 歲時供放逐,身世付空虛。 脛弱秋添絮,頭風曉廢梳。 波瀾喧衆口,藜藿靜吾廬。 喪馬思開卦,占鴞嬾發書。 十年江海隔,離恨子知予。

李賀

錦襜褕,繡襠襦,強強飲啄哺爾雛。 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龍媒隴西去。 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春平碧中。 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 艾葉綠花誰翦刻,中藏禍機不可測。

李益

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鼕鼕街鼓朝朱軒。 玉階霜仗擁未合,少年排入銅龍門。 暗聞弦管九天上,宮漏沈沈清吹繁。 纔明走馬絕馳道,呼鷹挾彈通繚垣。 玉籠金瑣養黃口,探雛取卵伴王孫。 分曹六博快一擲,迎歡先意笑語喧。 巧爲柔媚學優孟,儒衣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