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郭代公故宅

未知 杜甫

豪俊初未遇,其跡或脫略。
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
及夫登衮冕,直氣森噴薄。
磊落見異人,豈伊常情度。
定策神龍後,宮中翕清廓。
俄頃辨尊親,指揮存顧託。
羣公有慙色,王室無削弱。
迥出名臣上,丹青照臺閣。
我行得遺跡,池館皆疏鑿。
壯公臨事斷,顧步涕橫落。
高詠寶劒篇,神交付冥漠。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不詳

式乾路,闢天扉。 迴日馭,動雲衣。 登金闕,入紫微。 望仙駕,仰恩徽。

姜皎

靈沼縈迴邸第前,浴日涵天寫曙天。 始見龍臺昇鳳闕,應如霄漢起神泉。 石匱渚傍還啓聖,桃李初生更有仙。 欲化帝圖從此受,正同河變一千年。

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盧照鄰

君不見長安城北渭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 昔日含紅復含紫,常時留霧亦留煙。 春景春風花似雪,香車玉轝恆闐咽。 若箇遊人不競攀,若箇倡家不來折。 倡家寶袜蛟龍帔,公子銀鞍千萬騎。 黃鶯一向花嬌春,兩兩三三將子戲。 千尺長條百尺枝,丹桂青榆...
去矣行

杜甫

君不見韝上鷹,一飽則飛掣。 焉能作堂上燕,銜泥附炎熱。 野人曠蕩無靦顏,豈可久在王侯間。 未試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藍田山。

不詳

金枝羽部徹清歌,瑤臺肅穆笙磬羅。 諧音遍響合明意,萬類昭融靈應多。

王維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盧照鄰

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候多。 五營屯北地,萬乘出西河。 單于拜玉璽,天子按琱戈。 振旅汾川曲,秋風橫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