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鄭十八賁

未知 杜甫

溫溫士君子,令我懷抱盡。
靈芝冠衆芳,安得闕親近。
遭亂意不歸,竄身跡非隱。
細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謹。
高懷見物理,識者安肯哂。
卑飛欲何待,捷徑應未忍。
示我百篇文,詩家一標準。
羇離交屈宋,牢落值顏閔。
水路迷畏途,藥餌駐修軫。
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步趾詠唐虞,追隨飯葵堇。
數杯資好事,異味煩縣尹。
心雖在朝謁,力與願矛盾。
抱病排金門,衰容豈爲敏。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嘉祐

山林唯幽靜,行住不妨禪。 高月穿松逕,殘陽過水田。 詩從宿世悟,法爲本師傳。 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緣。

杜甫

中郎石經後,八分蓋顦顇。 願侯運鑪錘,筆力破餘地。 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贔屭。 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御札早流傳,揄揚非造次。 三人竝入直,恩澤各不二。 願於韓蔡內,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諸王,鉤深法更祕。 文學與我遊,蕭疎外聲利。 ...

李嘉祐

山陽郭裏無潮,野水自向新橋。 魚網平鋪荷葉,鷺鷥閑步稻苗。 秣陵歸人惆悵,楚地連山寂寥。 却憶士龍賓閣,清琴綠竹蕭蕭。

戎昱

官軍收洛陽,家住洛陽里。 夫壻與兄弟,目前見傷死。 吞聲不許哭,還譴衣羅綺。 上馬隨匈奴,數秋黃塵裏。 生爲名家女,死作塞垣鬼。 鄉國無還期,天津哭流水。

不詳

天之曆數歸睿唐,顧惟菲德欽昊蒼。 撰吉日兮表殷薦,冀神鑒兮降闓陽。
冬狩行

杜甫

君不見東川節度兵馬雄,校獵亦似觀成功。 夜發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圍步驟同。 禽獸已斃十七八,殺聲落日回蒼穹。 幕前生致九青兕,駱駝?峞垂玄熊。 東西南北百里間,髣髴蹴踏寒山空。 有鳥名鸜鵒,力不能高飛逐走蓬。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爲見羈虞...
木皮嶺

杜甫

首路栗亭西,尚想鳳皇邨。 季冬攜童穉,辛苦赴蜀門。 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 汗流被我體,祁寒爲之暄。 遠岫爭輔佐,千巖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別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聞虎豹鬬,屢跼風水昏。 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 ...

李嘉祐

聖主臨前殿,殷憂遣使臣。 氣迎天詔喜,恩發土膏春。 草色催歸櫂,鶯聲爲送人。 龍沙多道里,流水自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