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裴施州

未知 杜甫

廊廟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無此流。
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
自從相遇感多病,三歲爲客寬邊愁。
堯有四岳明至理,漢二千石真分憂。
幾度寄書白鹽北,苦寒贈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錦袖,龍蛇動篋蟠銀鉤。
紫衣使者辭復命,再拜故人謝佳政。
將老已失子孫憂,後來況接才華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涪右衆山內,金華紫崔嵬。 上有蔚藍天,垂光抱瓊臺。 繫舟接絕壁,杖策窮縈回。 四顧俯層巔,澹然川谷開。 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餘哀。 焚香玉女跪,霧裏仙人來。 陳公讀書堂,石柱仄青苔。 悲風爲我起,激烈傷雄才。

李嘉祐

虜近人行少,憐君獨出城。 故關逢落葉,寒日逐徂征。 聞笛添歸思,看山愜野情。 皇華今絕少,龍頟也相迎。

高適

征馬向邊州,蕭蕭嘶不休。 思深應帶別,聲斷爲兼秋。 岐路風將遠,關山月共愁。 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

張說

俎豆有馥,粢盛潔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鐘鼓管磬,肅唱和鳴。 皇皇后祖,來我思成。

佚名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动,以汤灌之,未几复苏。曰:“我商也,道见二人肩两筐适市,皆蛙也。哀之,购以放生。二人复...

太宗皇帝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雲危。 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 何如肆轍跡?萬里賞瑤池。

皇甫曾

從此無期見,柴門對雪開。 二毛逢世難,萬恨掩泉臺。 返照空堂夕,孤城弔客迴。 漢家偏訪道,猶畏鶴書來。

高適

餞君嗟遠別,爲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軍猶眇然。 出關逢漢壁,登隴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