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詩 故司徒李公光弼

未知 杜甫

司徒天寶末,北收晉陽甲。
胡騎攻吾城,愁寂意不愜。
人安若泰山,薊北斷右脅。
朔方氣乃蘇,黎首見帝業。
二宮泣西郊,九廟起頹壓。
未散河陽卒,思明僞臣妾。
復自碣石來,火焚乾坤獵。
高視笑祿山,公又大獻捷。
異王冊崇勳,小敵信所怯。
擁兵鎮河汴,千里初妥帖。
青蠅紛營營,風雨秋一葉。
內省未入朝死淚終映睫。
大屋去高棟,長城埽遺堞。
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龍匣。
雅望與英姿,惻愴槐里接。
三軍晦光彩,烈士痛稠疊。
直筆在史臣,將來洗箱篋。
吾思哭孤冢,南紀阻歸楫。
扶顛永蕭條,未濟失利涉。
疲{艹/尔}竟何人,灑涕巴東峽。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明皇帝

桂殿與山連,蘭湯湧自然。 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爲蠲邪著,功因養正宣。 願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不詳

通三錫胤,明兩承英。 太山比赫,伊水聞笙。 宗祧是寄,禮樂其亨。 嘉辰薦俎,以發聲明。

太宗皇帝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鳴。 隔雲時亂影,因風乍含聲。

不詳

崇牙樹羽延調露,旋宮扣律掩承雲。 誕敷懿德昭神武,載集豐功表睿文。

李賀

碧峰海面藏靈書,上帝揀作神仙居。 晴時笑語聞空虛,鬬乘巨浪騎鯨魚。 春羅翦字邀王母,共宴紅樓最深處。 鶴羽衝風過海遲,不如卻使青龍去。 猶疑王母不相許,垂露娃鬟更傳語。

李白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沈香火,雙咽一氣凌紫霞。

不詳

九位既肅,萬靈畢會。 天門啓扄,日馭飛蓋。 煥兮棽離,儐兮暗靄。 如山之福,惟聖時對。

聶夷中

生在綺羅下,豈識漁陽道。 良人自戍來,夜夜夢中到。 漁陽萬里遠,近於中門限。 中門逾有時,漁陽常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