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詩 贈左僕射鄭國公嚴公武

未知 杜甫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
嶷然大賢後,復見秀骨清。
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
歷識匪父任,嫉邪常力爭。
漢議尚整肅,胡騎忽縱橫。
飛傳自河隴,逢人問公卿。
不知萬乘出,雪涕風悲鳴。
受詞劒閣道,謁帝蕭關城。
寂寞雲臺仗,飄颻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壯士血相視,忠臣氣不平。
密論貞觀體,揮發岐陽征。
感激動四極,聯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廟丹青明。
匡汲俄寵辱,衛霍竟哀榮。
四登會府地,三掌華陽兵。
京兆空柳色,尚書無履聲。
羣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
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
記室得何遜,韜鈐延子荆。
四郊失壁壘,虛館開逢迎。
堂上指圖畫,軍中吹玉笙。
豈無成都酒,憂國只細傾。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幷。
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
以茲報主願,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豎嬰。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
飛旐出江漢,孤舟輕荆衡。
虛無馬融笛,悵望龍驤塋。
空餘老賓客,身上媿簪纓。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賀知章、源乾曜

肅我成命,於昭黃祇。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備,八音聿施。 緝熙肆靖,厥心匪離。
丈人觀

蜀太后徐氏

早與元妃慕至化,同躋靈嶽訪真仙。 當時信有壺中景,今日親來洞裏天。 儀仗影空寥廓外,金絲聲揭翠微巔。 惟慙未致華胥理,徒卜升平萬萬年。

虞世南

韓魏多奇節,倜儻遺名利。 共矜然諾心,各負縱橫志。 結友一言重,相思千里至。 綠沈明月弦,金絡浮雲轡。 吹簫入吳市,擊筑游燕肆。 尋源博望侯,結客遠相求。 少年重一顧,長驅背隴頭。 燄燄霜戈動,耿耿劒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

後主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搆強名。

太宗皇帝

華林滿芳景,洛陽徧陽春。 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 喬柯囀嬌鳥,低枝映美人。 昔作園中實,今來席上珍。

包佶

回塘分越水,古樹積吳煙。 掃竹催鋪席,垂蘿待繫船。 鳥窺新罅栗,龜上半攲蓮。 屢入忘歸地,長嗟俗事牽。

不詳

夜如何其,明星煌煌。 天清容衛,露結壇場。 樹羽幢幢,佩玉鏘鏘。 凝精駐目,瞻望神光。

太宗皇帝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 悠悠卷斾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迹,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寞干戈戢,車徒振原隰。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