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杜甫
鄭公瑚璉器,華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聞老成名。
嶷然大賢後,復見秀骨清。
開口取將相,小心事友生。
閱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
歷識匪父任,嫉邪常力爭。
漢議尚整肅,胡騎忽縱橫。
飛傳自河隴,逢人問公卿。
不知萬乘出,雪涕風悲鳴。
受詞劒閣道,謁帝蕭關城。
寂寞雲臺仗,飄颻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壯士血相視,忠臣氣不平。
密論貞觀體,揮發岐陽征。
感激動四極,聯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廟丹青明。
匡汲俄寵辱,衛霍竟哀榮。
四登會府地,三掌華陽兵。
京兆空柳色,尚書無履聲。
羣烏自朝夕,白馬休橫行。
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
公來雪山重,公去雪山輕。
記室得何遜,韜鈐延子荆。
四郊失壁壘,虛館開逢迎。
堂上指圖畫,軍中吹玉笙。
豈無成都酒,憂國只細傾。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幷。
意待犬戎滅,人藏紅粟盈。
以茲報主願,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豎嬰。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
飛旐出江漢,孤舟輕荆衡。
虛無馬融笛,悵望龍驤塋。
空餘老賓客,身上媿簪纓。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虞世南
太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