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詩 贈祕書監江夏李公邕

未知 杜甫

長嘯宇宙間,高才日陵替。
古人不可見,前輩復誰繼。
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
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製。
風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銳。
情窮造化理,學貫天人際。
干謁走其門,碑版照四裔。
各滿深望還,森然起凡例。
蕭蕭白楊路,洞徹寶珠惠。
龍宮墖廟湧,浩劫浮雲衛。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計。
眄睞已皆虛,跋涉曾不泥。
向來映當時,豈獨勸後世。
豐屋珊瑚鉤,騏驎織成罽。
紫騮隨劒几,義取無虛歲。
分宅脫驂間,感激懷未濟。
衆歸賙給美,擺落多藏穢。
獨步四十年,風聽九臯唳。
嗚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寵嬖。
否臧太常議,面折二張勢。
衰俗凜生風,排蕩秋旻霽。
忠貞負冤恨,宮闕深旒綴。
放逐早聯翩,低垂困炎厲。
日斜鵩鳥入,魂斷蒼梧帝。
榮枯走不暇,星駕無安稅。
幾分漢廷竹,夙擁文侯[篲]。
終悲洛陽獄,事近小臣敝。
禍階初負謗,易力何深嚌。
伊昔臨淄亭,酒酣託末契。
重敍東都別,朝陰改軒砌。
論文到崔蘇,指盡流水逝。
近伏盈川雄,未甘特進麗。
是非張相國,相扼一危脆。
爭名古豈然,鍵捷歘不閉。
例及吾家詩,曠懷埽氛翳。
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
鍾律儼高懸,鯤鯨噴迢遰。
坡陀青州血,蕪沒汶陽瘞。
哀贈竟蕭條,恩波延揭厲。
子孫存如綫,舊客舟凝滯。
君臣尚論兵,將帥接燕薊。
郎吟六公篇,憂來豁蒙蔽。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明皇帝

魯衛情先重,親賢愛轉多。 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過。 戚里申高宴,平臺奏雅歌。 復尋爲善樂,方驗保山河。

高適

歸客留不住,朝雲縱復橫。 馬頭向春草,斗柄臨高城。 嗟我久離別,羨君看弟兄。 歸心更難道,回首一傷情。

賀知章、源乾曜

夙夜宥密,不敢寧宴。 五齊既陳,八音在縣。 粢盛以潔,房俎斯薦。 惟德惟馨,尚茲克徧。

明皇帝

端拱復垂裳,長懷御遠方。 股肱申教義,戈劒靖要荒。 命將綏邊服,雄圖出廟堂。 三台入武帳,八座起文昌。 寶胄匡韓主,華宗輔漢王。 茂先慙博物,平子謝文章。 盡節恢時佐,輸誠禦寇場。 三軍臨朔野,駟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軒溢洛陽。 ...

杜甫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蘂重陽不堪摘。 明日蕭條醉盡醒,殘花爛熳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衆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荆冬倩

路闢天光遠,春還月道臨。 草濃河畔色,槐結路邊陰。 未映君王史,先標胄子襟。 經明如可拾,自有致雲心。
贈李白

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羶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迹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遊,方期拾瑤草。
折檻行

杜甫

嗚呼房魏不復見,秦王學士時難羨。 青衿胄子困泥塗,白馬將軍若雷電。 千載少似朱雲人,至今折檻空嶙峋。 婁公不語宋公語,尚憶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