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詩 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未知 杜甫

鶢鶋至魯門,不識鐘鼓饗。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籠養。
滎陽冠衆儒,早聞名公賞。
地崇士大夫,況乃氣精爽。
天然生知姿,學立游夏上。
神農極闕漏,黃石媿師長。
藥纂西極名,兵流指諸掌。
貫穿無遺恨,薈蕞何技癢。
圭臬星經奧,蟲篆丹青廣。
子雲窺未徧,方朔諧太枉。
神翰顧不一,體變鍾兼兩。
文傳天下口,大字猶在牓。
昔獻書畫圖,新詩亦俱往。
滄洲動玉陛,宣鶴誤一響。
三絕自御題,四方尤所仰。
嗜酒益疎放,彈琴視天壤。
形骸實土木,親近唯几杖。
未曾寄官曹,突兀倚書幌。
晚就芸香閣,胡塵昏坱莽。
反覆歸聖朝,點染無滌盪。
老蒙台州掾,泛泛淛江槳。
覆穿四明雪,飢拾楢溪橡。
空聞紫芝歌,不見杏壇丈。
天長眺東南,秋色餘魍魎。
別離慘至今,斑白徒懷曩。
春深秦山秀,葉墜清渭朗。
劇談王侯門,野稅林下鞅。
操紙終夕酣,時物集遐想。
詞場竟疎闊,平昔濫吹獎。
百年見存歿,牢落吾安放。
蕭條阮咸在,出處同世網。
他日訪江樓,含悽述飄蕩。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太宗皇帝

紅輪不暫駐,烏飛豈復停。 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 藿葉隨光轉,葵心逐照傾。 晚煙含樹色,棲鳥雜流聲。

包何

迢遞山河擁帝京,參差宮殿接雲平。 風吹曉漏經長樂,柳帶晴煙出禁城。 天淨笙歌臨路發,日高車馬隔塵行。 自憐久滯諸生列,未得金閨籍姓名。

李白

梁山感杞妻,慟哭爲之傾。 金石忽暫開,都由激深情。 東海有勇婦,何慙蘇子卿。 學劒越處子,超騰若流星。 捐軀報夫讐,萬死不顧生。 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 十步兩躩躍,三呼一交兵。 斬首掉國門,蹴踏五藏行。 割此伉儷憤,粲然大義明。 ...

李廓

金紫少年郎,繞街鞍馬光。 身從左中尉,官屬右春坊。 剗戴揚州帽,重熏異國香。 垂鞭踏青草,來去杏園芳。
詠雷句

昭宗皇帝

只解劈牛兼劈樹,不能誅惡與誅兇。
薊中作

高適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杜甫

九載一相逢,百年能幾何。 復爲萬里別,送子山之阿。 白鶴久同林,潛魚本同河。 未知棲集期,衰老強高歌。 歌罷兩悽惻,六龍忽蹉跎。 相視髮皓白,況難駐羲和。 胡星墜燕地,漢將仍橫戈。 蕭條四海內,人少豺虎多。 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過。 ...

李白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尊綠酒生微波。 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 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當年意氣不肯傾,白髮如絲歎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