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潮八分小篆歌

未知 杜甫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
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客肥失真。
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
開元已來數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劒長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拏肉屈強。
吳郡張顛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峽人鳥獸居,其室附層顛。 下臨不測江,中有萬里船。 多病紛倚薄,少留改歲年。 絕域誰慰懷,開顏喜名賢。 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 人生意頗合,相與襟袂連。 一日兩遣僕,三日一共筵。 揚論展寸心,壯筆過飛泉。 玄成美價存,子山舊業傳。 ...

崔居儉、盧文紀

晉國肇興,雄圖再固。 黼黻帝道,金玉王度。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載誕英明,永光聖祚。

褚亮

上靈睠命膺會昌,盛德殷薦叶辰良。 景福降兮聖德遠,玄化穆兮天曆長。

虞世南

塗山烽候驚,弭節度龍城。 冀馬樓蘭將,燕犀上谷兵。 劒寒花不落,弓曉月逾明。 凜凜嚴霜節,冰壯黃河絕。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飛雪。 全兵值月滿,精騎乘膠折。 結髮早驅馳,辛苦事旌麾。 馬凍重關冷,輪摧九折危。 獨有西山將,年年屬數奇。

包佶

旨酒告絜,青蘋應候。 禮陳瑤幣,樂獻金奏。 彈弦自昔,解凍惟舊。 仰瞻肸蠁,羣祥來湊。

高適

還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還山識君心,人生老大須恣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間偃仰無不至。 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 賣藥囊中應有錢,還山服藥又長年。 白雲勸盡桮中物,明月相隨何處眠。 眠時憶問醒時事,夢魂可以相周旋。

施肩吾

大堤女兒郎莫尋,三三五五結同心。 清晨對鏡冶容色,意欲取郎千萬金。

王涯

上苑何窮樹,花開次第新。 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