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重表姪王砅評事使南海

未知 杜甫

我之曾祖姑,爾之高祖母。
爾祖未顯時,歸爲尚書婦。
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長者來在門,荒年自餬口。
家貧無供給,客位但箕帚。
俄頃羞頗珍,寂寥人散後。
入怪鬢髮空,吁嗟爲之久。
自陳剪髻鬟,鬻市充杯酒。
上云天下亂,宜與英俊厚。
向竊窺數公,經綸亦俱有。
次問最少年,虯髯十八九。
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
下云風雲合,龍虎一吟吼。
願展丈夫雄,得辭兒女醜。
秦王時在坐,真氣驚戶牖。
及乎貞觀初,尚書踐台斗。
夫人常肩輿,上殿稱萬壽。
六宮師柔順,法則化妃后。
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鳳雛無凡毛,五色非爾曹。
往者胡作逆,乾坤沸嗷嗷。
吾客左馮翊,爾家同遁逃。
爭奪至徒步,塊獨委蓬蒿。
逗留熱爾腸,十里却呼號。
自下所騎馬,右持腰間刀。
左牽紫遊韁,飛走使我高。
苟活到今日,寸心銘佩牢。
亂離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水花笑白首,春草隨青袍。
廷評近要津,節制收英髦。
北驅漢陽傳,南泛上瀧舠。
家聲肯墜地,利器當秋毫。
番禺親賢領,籌運神功操。
大夫出盧宋,寶貝休脂膏。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我欲就丹砂,跋涉覺身勞。
安能陷糞土,有志乘鯨鼇。
或驂鸞騰天,聊作鶴鳴臯。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不詳

聖德期昌運,雍熙萬宇清。 乾坤資化育,海嶽共休明。 闢土欣耕稼,銷戈遂偃兵。 殊方歌帝澤,執贄賀昇平。

太宗皇帝

山亭秋色滿,巖牖涼風度。 疎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樹。 歷覽情無極,咫尺輸光暮。

賀知章、源乾曜

黃祇是[祗],我其夙夜。 寅畏誠絜,匪遑寧舍。 禮以琮玉,薦厥茅藉。 念茲降康,胡寧克暇。
木皮嶺

杜甫

首路栗亭西,尚想鳳皇邨。 季冬攜童穉,辛苦赴蜀門。 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 汗流被我體,祁寒爲之暄。 遠岫爭輔佐,千巖自崩奔。 始知五岳外,別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聞虎豹鬬,屢跼風水昏。 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 ...

張說

止笙磬,撤豆籩。 廓無響,窅入玄。 主在室,神在天。 情餘慕,禮罔愆。 喜黍稷,屢豐年。

杜甫

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 風悲浮雲去,黃葉墜我前。 朽骨穴螻蟻,又爲蔓草纏。 故老行歎息,今人尚開邊。 漢虜互勝負,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恥將,三軍同晏眠。

高適

幽州多騎射,結髮重橫行。 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 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張籍

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 漢家處處格鬬死,一朝盡沒隴西地。 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 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