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未知 杜甫

中郎石經後,八分蓋顦顇。
願侯運鑪錘,筆力破餘地。
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贔屭。
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御札早流傳,揄揚非造次。
三人竝入直,恩澤各不二。
願於韓蔡內,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諸王,鉤深法更祕。
文學與我遊,蕭疎外聲利。
追隨二十載,浩蕩長安醉。
高歌卿相宅,文翰飛省寺。
視我揚馬間,白首不相棄。
驊騮入窮巷,必脫黃金轡。
一論朋友難,遲暮敢失墜。
古來事反覆,相見橫涕泗。
嚮者玉珂人,誰是青雲器。
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
故舊獨依然,時危話顛躓。
我甘多病老,子負憂世志。
胡爲困衣食,顏色少稱遂。
遠作辛苦行,順從衆多意。
舟檝無根蔕,蛟鼉好爲祟。
況兼水賊繁,特戒風飆駛。
崩騰戎馬際,往往殺長吏。
子干東諸侯,勸勉防縱恣。
邦以民爲本,魚飢費香餌。
請哀瘡痍深,告訴皇華使。
使臣精所擇,進德知歷試。
惻隱誅求情,固應賢愚異。
列士惡苟得,俊傑思自致。
贈子猛虎行,出效載酸鼻。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巫山不見廬山遠,松林蘭若秋風晚。 一老猶鳴日暮鐘,諸僧尚乞齋時飯。 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飛錫去年啼邑子,獻花何日許門徒。

杜甫

陳留風俗衰,人物世不數。 塞上得阮生,迥繼先父祖。 貧知靜者性,自益毛髮古。 車馬入鄰家,蓬蒿翳環堵。 清詩近道要,識子用心苦。 尋我草徑微,褰裳蹋寒雨。 更議居遠邨,避喧甘猛虎。 足明箕潁客,榮貴如糞土。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
畫鶻行

杜甫

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 初驚無拘攣,何得立突兀。 乃知畫師妙,功刮造化窟。 寫作神駿姿,充君眼中物。 鳥鵲滿樛枝,軒然恐其出。 側腦看青霄,寧爲衆禽沒。 長翮如刀劒,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崢嶸,粉墨且蕭瑟。 緬思雲沙際,自有煙霧質。 ...

高適

皤皤河濱叟,相遇似有耻。 輟榜聊問之,荅言盡終結。 一生雖貧賤,九十年未死。 且喜對兒孫,彌慙遠城市。 結廬黃河曲,垂釣長河裏。 漫漫望雲沙,蕭條聽風水。 所思強飯食,永願在鄉里。 萬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杜甫

嵯峨白帝城東西,南有龍湫北虎溪。 吾孫騎曹不騎馬,業學尸鄉多養雞。 龐公隱時盡室去,武陵春樹他人迷。 與汝林居未相失,近身藥裹酒長攜。 牧豎樵童亦無賴,莫令斬斷青雲梯。

王涯

曲江絲柳變煙條,寒骨冰隨暖氣銷。 纔見春光生綺陌,已聞清樂動雲韶。

高適

四十能學劒,時人無此心。 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 翩翩白馬來,二月青草深。 別易小千里,興酣傾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