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御

未知 杜甫

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一月凡一束。
虛名但蒙寒溫問,泛愛不救溝壑辱。
齒落未是無心人,舌存恥作窮途哭。
道州手札適復至,紙長要自三過讀。
盈把那須滄海珠,入懷本倚崑山玉。
撥棄潭州百斛酒,蕪沒瀟岸千株菊。
使我晝立煩兒孫,令我夜坐費燈燭。
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
軍符侯印取豈遲,紫燕騄耳行甚速。
聖朝尚飛戰鬬塵,濟世宜引英俊人。
黎元愁痛會蘇息,夷狄跋扈徒逡巡。
授鉞築壇聞意旨,頹綱漏網期彌綸。
郭欽上書見大計,劉毅答詔驚羣臣。
他日更僕語不淺,明公論兵氣益振。
傾壺簫管黑白髮,儛劒霜雪吹青春。
宴筵曾語蘇季子,後來傑出雲孫比。
茅齋定王城郭門,藥物楚老漁商市。
市北肩輿每聯袂,郭南抱甕亦隱几。
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鳥雀苦肥秋粟菽,蛟龍欲蟄寒沙水。
天下鼓角何時休,陣前部曲終日死。
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媿須人扶。
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白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 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 越鳥從南來,胡鷹亦北度。 我欲彎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歸路。 落葉別樹,飄零隨風。 客無所託,悲與此同。 羅帷舒卷,似有人開。 明月直入,無心可猜。 雄劒挂壁,時時龍鳴。 不斷犀象,繡...

張祜

萬里邊城遠,千山行路難。 舉頭唯見日,何處是長安。

賀知章、源乾曜

靈具醉,杳熙熙。 靈將往,眇禗禗。 顧明德,吐正辭。 爛遺光,流禎祺。
關山月

鮑氏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遼陽城。 塞迥光初滿,風多暈更生。 征人望鄉思,戰馬聞鼙驚。 朔風悲邊草,胡沙暗虜營。 霜凝匣中劒,風憊原上旌。 早晚謁金闕,不聞刁斗聲。

李益

勞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觴。 從軍有苦樂,此曲樂未央。 僕本居隴上,隴水斷人腸。 東過秦宮路,宮路入咸陽。 時逢漢帝出,諫獵至長楊。 詎馳游俠窟,非結少年場。 一旦承嘉惠,輕命重恩光。 秉筆參帷帟,從軍至朔方。 邊地多陰風,草木自淒涼。 ...

張籍

少年從出獵長楊,禁中新拜羽林郎。 獨到輦前射雙虎,君王手賜黃金鐺。 日日鬬雞都市裏,贏得寶刀重刻字。 百里報讐夜出城,平明還在倡樓醉。 遙聞虜到平陵下,不待詔書行上馬。 斬得名王獻桂宮,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爲六郡良家子,百戰始取邊城功。

張說

信工祝,永頌聲。 來祖考,聽和平。 相百辟,貢九瀛。 神休委,帝孝成。

則天皇后

百禮崇容,千官肅事。 靈降舞兆,神凝有粹。 奠享咸周,威儀畢備。 奏夏登列,歌雍撤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