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

未知 杜甫

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
金甲相排蕩,青衿一顦顇。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於地。
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歘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
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
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
講堂非曩搆,大屋加塗墍。
下可容百人,牆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
林木在庭戶,密幹疊蒼翠。
有井朱夏時,轆轤凍階戺。
耳聞讀書聲,殺伐災髣髴。
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
南紀改波瀾,西河共風味。
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明皇帝

眷言思共理,鑑夢想維良。 猗歟此推擇,聲績著周行。 賢能既俟進,黎獻實佇康。 視人當如子,愛人亦如傷。 講學試誦論,阡陌勸耕桑。 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求名迹易見,安貞德自彰。 訟獄必以情,教民貴有常。 恤惸且存老,撫弱復綏強。 ...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挂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沈塘坳,南邨羣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爲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

江妃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汚紅綃。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太宗皇帝

蘭氣已熏宮,新橤半粧叢。 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 拂樹濃舒碧,縈花薄蔽紅。 還當雜行雨,髣髴隱遙空。

太宗皇帝

碧原開霧隰,綺嶺峻霞城。 煙峰高下翠,日浪淺深明。 斑紅粧橤樹,圓青壓溜荆。 迹巖勞傅想,窺野訪莘情。 巨川何以濟,舟楫佇時英。

張說

款泰壇,柴泰清。 受天命,報天成。 竦皇心,薦樂聲。 志上達,歌下迎。

李嘉祐

塞鴻歸欲盡,北客始辭春。 零桂雖逢竹,湘川少見人。 江花鋪淺水,山木暗殘春。 修刺轅門裏,多憐爾爲親。

則天皇后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 禮崇備物,樂奏鏘金。 蘭羞委薦,桂醑盈斟。 敢希明德,幸罄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