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耒陽以僕阻水書致酒肉療飢荒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里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於方田

未知 杜甫

耒陽馳尺素,見訪荒江眇。
義士烈女家,風流吾賢紹。
昨見狄相孫,許公人倫表。
前期翰林後,屈跡縣邑小。
知我礙湍濤,半旬獲浩溔。
麾下殺元戎,湖邊有飛旐。
孤舟增鬱鬱,僻路殊悄悄。
側驚猿猱捷,仰羨鸛鶴矯。
禮過宰肥羊,愁當置清醥。
人非西喻蜀,興在北坑趙。
方行郴岸靜,未話長沙擾。
崔師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問罪消息真,開顏憩亭沼。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白

李陵沒胡沙,蘇武還漢家。 迢迢五原關,朔雪亂邊花。 一去隔絕域,思歸但長嗟。 鴻雁向西北,飛書報天涯。

包佶

遙禮前朝塔,微聞後夜鐘。 人間第四祖,雲裏一雙峰。 積雨封苔徑,多年亞石松。 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武則天

葭律肇啓隆冬,蘋藻攸陳饗祭。 黃鍾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 迴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德宗皇帝

東風變梅柳,萬彙生春光。 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 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 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 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 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高適

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閑。 崎嶇出長坂,合沓猶前山。 石激水流處,天寒松色間。 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李百藥

少年飛翠蓋,上路動金鑣。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簫。 少年不歡樂,何以盡芳朝。 千金笑裏面,一搦抱中腰。 挂冠豈憚宿,迎拜不勝嬌。 寄語少年子,無辭歸路遙。

劉禹錫

沈香帖閣柱,金縷畫門楣。 回首降幡下,已見黍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