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

未知 杜甫

方丈三韓外,崑崙萬國西。
建標天地闊,詣絕古今迷。
氣得神仙迥,恩承雨露低。
相門清議衆,儒術大名齊。
軒冕羅天闕,琳琅識介珪。
伶官詩必誦,夔樂典猶稽。
健筆凌鸚鵡,銛鋒瑩鸊鵜。
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通籍踰青瑣,亨衢照紫泥。
靈虯傳夕箭,歸馬散霜蹄。
能事聞重譯,嘉謨及遠黎。
弼諧方一展,班序更何躋。
適越空顛躓,遊梁竟慘悽。
謬知終畫虎,微分是醯雞。
萍泛無休日,桃陰想舊蹊。
吹噓人所羨,騰躍事仍暌。
碧海真難涉,青雲不可梯。
顧深慙鍛煉,才小辱提攜。
檻束哀猨叫,枝驚夜鵲棲。
幾時陪羽獵,應指釣璜溪。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 金甲相排蕩,青衿一顦顇。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於地。 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歘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 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 ...

不詳

大明御宇,至德動天。 君臣慶會,禮樂昭宣。 劒佩成列,金石在縣。 椒觴再獻,寶曆萬年。
劒池

李峴

闔閭葬日勞人力,嬴政穿來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閑雷雨起潭中。
古歌行

高適

君不見漢家三葉從代至,高皇舊臣多富貴。 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 蒼生偃臥休征戰,露臺百金以爲費。 田舍老翁不出門,洛陽少年莫論事。

李嘉祐

聞說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猨啼巫峽雨,月照洞庭波。 窮海人還去,孤城雁共過。 青山不可極,來往自蹉跎。

王建

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宮,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殺人身合死,赦書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鄉吏籍中重改姓。 出來依舊屬羽林,立在殿前射飛禽。

不詳

序移玉律,節應金商。 天嚴殺氣,吹警秋方。 槱燎既積,稷奠並芳。 樂以迎奏,庶降神光。

令狐楚

胡風千里驚,漢月五更明。 縱有還家夢,猶聞出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