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庐山

清代 易顺鼎

名山别经岁,见面恒苦疏。重寻意已欣,况有嘉客俱。二州连荆扬,三宿异舟车。嚣尘背江郭,夐睇凌霄隅。灵象纷在眼,造化为之枢。层阴漏云日,倏曶光景殊。仙人骑白龙,游戏于空虚。峰峰各生烟,不辨谁香炉。天风入涧籁,万窍酣笙竽。灵雨木末来,萧飂满人裾。岂敢怨沾湿,田歌欢有余。余亦自怡悦,兹游清可书。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安定

乔木撑青五百年,欣瞻墓复故园前。遐思英爽昭千载,祥发灵芝产九泉。梅里志言凭凿凿,金华世泽庆绵绵。子孙此日蘋蘩荐,不负先人清白传。

周岸登

蟹簖鱼梁近水垂。更添渔具续天随。西湖五柳陶羹好,争及东都宋嫂时。

弘历

桐圭命择日,史佚箴戏言。尽美未尽善,宗元有谠论。所嘉在从谏,其事可两存。

弘历

树闻如意随求得,梵典曾标鹿苑植。层层幢节古佛前,碧眼番僧来尚识。东土西天岂定形,飞来灵鹫干云青。安知此树不忆石,因风作语犹泠泠。七叶茏葱湘盖偃,纵移根越千年远。益部楚州疑附会,那睹月木依云巘。如桐如栝影团圞,雪覆霜凝翠郁盘。不殊调御丈...

况周颐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

多隆阿

随缘过北岭,缓步到禅林。欲玩当前境,因求现在心。严霜花半陨,秋老树无阴。纵得清凉意,菩提何处寻。

林则徐

百家玉子十家温,巴什何能比阿浑。为问千家明伯克,滋生可有毕图门。

多隆阿

村边古木绿阴交,已老榆钱匝地抛。草醉浓烟鸠唤雨,泥黏落絮燕营巢。懒过韨井嫌尘扰,静闭斋门待客敲。何处风筝游线断,翩翩落上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