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秋声,用蒋竹山体

清代 易顺鼎

雁外关河,蛩边院宇,和思念领略秋声。残照霜芜,疏林尚剩蝉声。流年暗中偷换,漫催成一片砧声。龙城远,想西风铁马,鼓角边声。回首故园三径,记松阴暝翠,夜涌涛声。老屋灯幽,等闲抛却书声。天涯独欹倦枕,把闲愁分付江声。愁未了,上吴船,又听雨声。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林鹤年

半壁斜阳列屿空,大江王气黯艟艨。依来刘表原非策,哭到唐衢共效忠。万里随槎虚奉使,千秋孤注误和戎。早闻马后书生谏,得失何心语塞翁。

任大椿

咫尺山河见面疏,游情空似马相如。怀人夜雨搔双鬓,孤馆桃花到尺书。赠我明珠藏锦箧,知君归梦在园蔬。芳洲拟送江南棹,更向春风问起居。

林朝崧

劳燕分飞十八春,相逢疑假又疑真。灯前带雨梨花弱,扇底含烟柳叶颦。不嫁东家应有命,再来南陌岂无因。深红落尽馀青子,小杜诗成倍怆神。

林旭

邂逅真非常乐论,陂边鸥鹭怪纷繁。看山留目依吾土,书笏回思入小言。雨急莫催愁日晚,花清自照忘杯浑。龙沙请念凭何物,政要先生秀句存。

林朝崧

识子自童稚,交亲十六年。惭无束刍吊,抱病泣春天。

朱景英

指下流泉梦里山,春风日日闭门閒。前身合是萧思话,相赏真于松石间。
晚荷

弘历

芳收岸蓼与汀蘋,净植依然武列滨。何必夺朱不君子,可知衣紫亦山人。

林朝崧

甲寅闰五月,二十日巳刻。大风西北至,窗户震相击。我时病在床,强起视天色。妖云满空飞,怪雾四山羃。入夜雨又来,连朝风不息。吹山作平地,倒海泻霂霢。世情久混浊,天欲一洗涤。不然何恣睢,信宿才敛迹。我家夹双溪,开户闻㶁㶁。试登墙头望,涨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