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秋声,用蒋竹山体

清代 易顺鼎

雁外关河,蛩边院宇,和思念领略秋声。残照霜芜,疏林尚剩蝉声。流年暗中偷换,漫催成一片砧声。龙城远,想西风铁马,鼓角边声。回首故园三径,记松阴暝翠,夜涌涛声。老屋灯幽,等闲抛却书声。天涯独欹倦枕,把闲愁分付江声。愁未了,上吴船,又听雨声。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朱祖谋

吴皋路。依旧翠槛交藤,露台临树。年年寒食东风,怨罗恨绮,消春甚处。倦吟伫。珍重劝归啼鸟,恋人堂户。天涯楚客能狂,对花对酒,低徊梦语。无限浮云心事,短裾羞倚,摇杨狂舞。归燕惯瞋空帘,人意非故。涂妆晕色,凭写伤高句。何曾见、云屏泪眼,香尘...

弘历

疏星隐碧天,残夜渐明发。未辨枫桕色,早递蕙兰馞。露重蝶翅低,月留鹤梦歇。倚楹味平旦,澄观兴无竭。

弘历

一时忆杜诗,空谷真空谷。径入琳琅丛,讵同凡花木。化轴尚欲培,樵斧宁敢戮。谁谓品曲人,乃道不如肉。淇澳将渭川,膻芗游秉烛。岂知寒山幽,森此万竿玉。凡夫昔卜居,常抱烟霞宿。有梦为蝶栩,无泪为民哭。泉或时而清,泉或时而浊。社祭永吴中,荒祠尚...

弘历

丛樾建萧寺,精舍构其侧。名寺曰永佑,写心舍之额。一时此徘徊,千秋志恩泽。流水与行云,夫何有无迹。
瀚海

玄烨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林则徐

河鱼有疾问谁医,掘地通泉作小池。坦腹儿童教偃卧,脐中汨汨纳流澌。

范当世

每念山东友,惟看海上云。几人仍绿鬓,万里寄回文。霜木垂垂下,风花故故分。直须连夜饮,莫使百忧纷。

朱仕玠

菊名献岁蕊含黄,点缀篱间异样香。微雨淡云风景好,早春犹认是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