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其二 原韵柬紫帆

清代 易顺鼎

鸥社清缘,鹦林净业,依然旧影张三。恨茧重重,词仙身世如蚕。柔宵冷暖无人问,拥猩衾独自偏谙。悄随他、万里游丝,飏到宣南。落花风里侬先瘦,只听鹂欲醉,对燕疑谈。细雨吹红,小桃可是能堪。春愁似海连天绿,镇邀君打桨同探。蓦惊心、人在高楼,瘴碧遮岚。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纳兰性德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半城

朱筠

半城当岭尽,卓午转村窝。山势收东国,沙痕走大河。田铺新雨足,目迥卷云多。三日清江近,扁舟欲放歌。

安念祖

见浅常滋惑,频窥座右铭。痴顽一卷石,飘泊半池萍。煮茗赓调瑟,焚香课写经。年来多险阻,不改旧毡青。

龚鼎孳

蟂矶一棹水云宽,采石晴峰涌翠盘。天气殊佳芳禊会,海风吹客到长干。 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林朝崧

一年有几团圆月,数到今宵岁又残。不恨清辉催我老,转欣长夜耐人看。横斜影写梅花瘦,潋滟光凝竹叶寒。天上琼楼何处是?高歌水调倚阑干。

弘历

先生长鳌峰,陶淑学者众。奉命训吾曹,风吟而月弄。虽未预懋勤,八载寒暑共。常云三不朽,德功言并重。立言亦岂易,昌黎语堪诵。气乃欲其盛,理乃欲其洞。是实为学方,虚车徒驾覂。因以书诸绅,未敢妄操纵。德功吾何有,言则企该综。呜呼于先生,吾得学之用。

金学莲

当途不知才,辄复诋其行。丛台多妙喻,风雅未为病。温段虽同工,弱靡难一振。后来西昆体,乃以清丽胜。

弘历

齐郑麦为秋,雪佳麦乃好。晋秦灾馑馀,切廑接济早。新正降瑞霙,厚泽皇州肇。迩来四省间,次第递笺表。更幸皆一日,普被天恩浩。遗蝗入地深,田火无烦扰。勾萌达始和,结穗占坚饱。民心得雪安,谷价平村堡。气疠得雪消,康宁善相保。御园行庆时,灯月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