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五绝呈邑令张寺丞

宋代 程颢

中春时节百花明,何必繁弦列管声。借问近郊行乐地,潢溪山水照人清。

程颢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程公许

一径石墙分竹色,两桥涧水和松风。山灵怜我嗜幽胜,洗出林峦晚照红。

彭龟年

二老不忍别,相期尚百年。正当爱日时,剩种北堂萱。
飞来殿

方信孺

嵯峨古殿记飞来,千古传闻亦怪哉。龙象渐随尘土化,却疑神物欲飞回。

韩元吉

几声残角。月照梅花薄。花下有人同醉,风满槛、波明阁。 夜寂香透幕。酒深寒未著。莫把玉肌相映,愁花见、也羞落。

周密

花气半侵云阁,柳阴近隔春城。画阑明月按瑶筝。醉倚满身芳影。 翠格素虬晴雪,锦笼紫凤香云。东风吹玉满闲庭。二十四帘春靓。

张炎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凤皇台

方信孺

凤去台空岁月更,百年陈迹埽榛荆。清时已庆三登瑞,盍向朝阳更一鸣。

程俱

卞维吴兴镇,杰出众山外。晴朝自生辉,韫玉见奇态。新阡表南阳,独据山水会。青松三万本,已复出蓬艾。灵泉发道左,天遣资灌溉。初无一线溜,泛滥欲浮芥。披榛伫方空,馀浸忽可浍。清踰金沙泓,甘此中泠派。朝涵卞峰云,暮作霅溪濑。岂惟供百须,旱岁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