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 云际山

宋代 程颢

南药东边白阁西,登临身共白云齐。上方顶上朝来望,陡觉群峰四面低。

程颢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程公许

公暇羽衣凭水槛,渐多翠盖倚红妆。想应三伏怯袢热,待到仲秋吐艳香。藻涧鱼跳晴景眩,树阴蝉嘒晚风凉。意行偶与欣佳会,门外催科正自忙。

史浩

槐庭元老。四海真师表。曲为故人敦久要。隔巷不嫌时到。 虚堂已入凉E97C。一觥为寿何辞。看即关河恢复,千秋永辅淳熙。

李弥逊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 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汪元量

吴山深。越山深。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谁知此心。 夜沈沈。漏沈沈。闲却梅花一曲琴。月高松竹林。

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王安中

魏都雄,凤皇飞观云间。佩麟符、荀池元老,暂辞西省仙班。憩甘棠、地澄远籁,咏华黍、河卷惊澜。碧革萋迷,丹毫冷落,圜扉铃索镇长闲。绣筵展、三台星近,锵玉韵珊珊。金尊滟、新醅方荐,薄暑初残。 政成时、欢余客散,后园朱户休关。度秋风、画阑枕...

吴潜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