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 曾巩

继文犹旦暮,归启已讴吟。画手传英气,书筠见德音。铸铜馀故鼎,啄草付春禽。试望桥山路,萧萧翠柏深。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陈允平

渐入融和,金莲放、人在东风楼阁。天香吹辇路,净无云一点,桂流霜魄。雪霁梅飘,春柔柳嫩,半卷真珠帘箔。迢迢鸣鞘过,隘车钿辔玉,暗尘轻掠。拥琼管吹龙,朱弦弹凤,柳衢花陌。 鳌山侵碧落。绛绡远,春霭浮鳷鹊。民共乐、金吾禁静,翠跸声闲,遍青...

曾丰

释家吾业根,大者名曰苦。吾儒视苦海,翻不翅乐土。毳行禹安之,瓢饮颜得所。三苏穷始荣,更有孙似祖。

李邴

沉吟不语晴窗畔。小字银钩题欲遍。云情散乱未成篇,花骨欹斜终带软。 重重说尽情和怨。珍重提携常在眼。暂时得近玉纤纤,翻羡缕金红象管。
竹马儿

叶梦得

与君记,平山堂前细柳,几回同挽。又征帆夜落,危槛依旧,遥临云巘。自笑来往匆匆,朱颜渐改,故人俱远。横笛想遗声,但寒松千丈,倾崖苍藓。 世事终何已,田阴纵在,岁阴仍晚。稽康老来尤懒。只要莼羹菰饭。却欲便买茅庐,短篷轻楫,尊酒犹能办。君...

曾肇

团团桂丛孤,枝叶寒更媚。托根庭宇间,自有幽人致。何必问嫦娥,青云借馀地。

彭汝砺

事贤如事亲,敬长如敬兄。读书如吃饭,近欲如近兵。百事总欲是,一言不可轻。汝能慎于初,更欲观厥成。仲兮舍予南,汝今复北去。南北牵我梦,终夕无定处。但寄两眼泪,为君衣上露。会知老者心,从尔无早暮。

张炎

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只可自怡悦,持寄应难。 狂客如今何处,甚酒船去后,烟水空寒。正黄尘没马,林下一身闲。几消凝、此图谁画,细看来、元不是终南,无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
江神子

李之仪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 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