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二

宋代 曾巩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哀长吉

自从佳偶共黄姑。几见设门弧。方喜阶庭联玉,又闻老蚌生珠。一门三秀。贾家虎子,薜氏鸾雏。从此公侯衮衮,看看百子成图。

易祓

千岁蟾蜍犹得仙,百年枸杞足延命。也须点铁自成金,未信磨砖能作镜。

苏轼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宋·苏轼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n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张孝祥

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汪梦斗

选得官归,黄埃满面。难于奏赋明光殿。秋帆落日渡淮来,三杯酒浊凭谁劝。 旧日佳词,自吟一遍。绿袍不是嫦娥翦。红楼十里古扬州,无人为把珠帘卷。

刘辰翁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娇颤须扶未稳,腰褭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 宝钗斜,云鬓乱,几曾逢。谁知去三步远,此痛与君同。玉箸残妆谁见,獭髓轻痕妙补,粉黛不须浓。重见为低诉,余恨更匆匆。

方回

船摇不能卧,起问夜如何。煜煜明邻火,遥遥起暗歌。暖知残雪尽,晴见大星多。良喜前程稳,无风水不波。

曾协

之子抱奇器,弹冠始兹年。邑人望风度,夫岂南昌仙。乐土风俗淳,吠犬申旦眠。弓刀无可试,斑衣日蹁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