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 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

丰台行

弘历

海子西,红门门外为丰台。溪村流水曲抱隈,引水种树村民皆。皇州百艺无不有,丰台花圃风流薮。南梅北杏温建兰,绿色牡丹大於斗。牡丹花王芍药婢,好恶异宜时尚尔。丰台芍药胜牡丹,花时狂走都人士。北门学士爱看花,吴中瘦沈张南华。当年侧帽游日下,绮...

林占梅

夜色凉水如,中庭薤簟铺。微风来短榻,皎月挂高梧。树润因过雨,荷圆乍有珠。名茶分玉盏,宝篆枭金炉。地僻心常静,诗多兴未孤。閒谈挥麈尾,联句戛冰壶。竹影时浓淡,兰香和有无。携琴弹落雁,倚枕听啼蛄。蛙鼓回环奏,瓶笙断续呼。况当幽境在,自免俗尘拘。

朱曾敬

幽栖屏迹小村中,风景依稀柳市同。蔬圃秋声瓜架雨,草桥野色藕池风。喧阗腰鼓迎田祖,酩酊肩衣散社翁。最爱山前霜信早,千林柿叶一分红。

林麟焻

催放鼠姑花信风,锦茵银烛照鞓红。何当澹月慈恩寺,传遍新词到六宫。
逃席

林旭

逃席原无仇饷情,向来意兴实纵横。登楼自借清宵赏,不饮甘当恶客名。虫穴书明骄月亮,鸟摇林动误风生。归途此物犹堪念,塘水荒寒野蛤鸣。

弘历

朝隮叆靅含轻雨,秋光湖上夫几许。恰因几暇一凭临,不是金风将玉宇。云容波态连苍茫,泠然衣袂生微凉。虫声益壮诉不歇,莲花欲老呈馀芳。金官似重惜寥廓,别开飒景为溟漠。牙樯锦䌫漫回翔,湖上疏轩兴所托。玻瓈窗朗无纤埃,宣毫江砚供清陪。香界寺山如...
春朝吟

弘历

锦丛绣径蒸香雾,沈郎钱自榆房铸。绿茵十里醉东风,禽声汇色形春趣。百昌欣欣争及时,吾民饥寒孰使之。古来哲后凛明旦,予虽不敏遑耽宴。

弘历

我有钟鼓,载伐载考。以宴之子,其声肆好。我钟喤喤,我鼓逢逢。以宴之子,福禄攸同。我鼓逢逢,我钟喤喤。以宴之子,德音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