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艾亟斋手校汉隶释源后赠施六上含北亭

清代 全祖望

读书识字今可希,施郎死死忘其疲。六艺妙处足不朽,上函雅故通精微。符山堂中大布衣,渺然古心追籀斯。七载寒窗校汉隶,欲以赤手报娄机。卯柳桃菜纷谬误,我昔泛览多阙疑。二首六身岂易晓,一束二缝亦难稽。五日之门历所诮,三豕之渡史莫釐。马尾虎穴充谈助,落笔茫茫空累唏。吁嗟小学已废绝,我亦有目如雾迷。昔者襄阳近临川,署名犹为世所讥。施即何处得此本,老眼恍然逢珠玑。符山遗书已四散,淮浦带草空离离。神呵鬼护幸存此,一朝灵物得所归。巧偷豪夺世不少,尚其宝之防速飞。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白胤谦

千尺崖间挂古松,泉声无恙答山钟。游人指引松间路,踏破苍云数十重。

玄烨

元化斡四运,淑景催芳年。乾乾总万几,寸阴惜屡迁。绨几散瑶帙,阿阁飏炉烟。澄怀求至理,孔壁存遗编。公旦训无逸,则古多所宣。言念小民依,田功稼穑先。天命良匪易,敬德省厥愆。法戒备近王,炯炯斧扆前。寤寐思古人,千祀精意传。端居不遑暇,三复期勉旃。

纳兰性德

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

全祖望

庞里先生守抚州,进贤相公当词头。泥金一箑易代留,墨妙萧散如银勾。我闻相公雅风流,明童百辈恣冶游。中书退食五紽裘,十万俸钱散不留。豪士未必皆清脩,以此枋政宜招尤。一死乃克光斗牛,南冠絷处土一抔。热血迸穿重泉幽,至今天阴鬼啾啾。上与庐陵少...

林朝崧

未有青山可隐居,小轩洒扫即吾庐。窗延岚翠当欹枕,室透阳光就曝书。称药喜多良友至,覆杯誓与酒人疏。焚香细读闲情赋,一笑扬州梦觉初。

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弘历

静憩轩中横短床,不雕不斲伊谁造。竹皮木骨恰相称,讵誇华饰誇质老。我闻玩物能丧志,漆器进谏明至道。㳙㳙之水成江河,其流涤器装七宝。何如兹床朴且完,安置妥贴不欹倒。松斋夜静梦周时,梧阶昼永摊书好。异物不贵凛前训,用铭座右期相保。

林直

四野风初紧,孤城月渐低。醉乘宛北马,来听汝南鸡。水接三川尽,途经七圣迷。首山欣在望,何日遂攀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