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谒大禹王庙观山海经塑像

清代 全祖望

四渎岷峨远,三条淮海尊。涂泥从此奠,地肺到今存。南戒星光驶,中泠云气屯。千秋虔肸蚃,双壁足抚扪。旧鼎嗟安在,遗经孰与论。探丸搜变态,傅采溯精魂。草昧洵多怪,支离半不根。州师遍巢窟,蹄迹满乾坤。姒后良无匹,灵踪亦倍繁。功涵真宰运,事为谲觚援。息石先重统,吴刀几偾辕。巫峰资犊步,嵩阙怅熊蹯。犬导岩关路,龟浮洛水源。岳图神所閟,启筮史谁翻。似此荒唐迹,应非驯雅言。祗缘六合大,莫罄百虫蕃。阴火偏宜冻,汤泉独自温。絪缊悟化物,固陋笑吾昏。章亥俱寮属,重黎本弟昆。鱼龙登玉版,人鬼列河门。地蓄馀粮饲,庭连艮背蟠。方知刘累术,仅觊费侯藩。各各陈廊庑,纷纷露㓵垠。如闻九歌曲,为颂八年恩。商鲁沟空凿,平成爱勿谖。有冈通井络,世祀在江原。明德高无厚,荒阡子若孙。故乡邻窆穴,比户荐芳荪。夜雨梅梁动,春耕术野喧。何当徵掌故,归塑夏湖园。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多隆阿

苍苍木叶老将枯,点缀峰峦似画图。细语秋虫随草伏,高飞鸷鸟入云无。马行僻道凭衔勒,人走危桥借杖扶。岭势巍峨千百丈,登临绝顶望平芜。

范姝

金风析析绕窗前。梧叶舞翩跹。空阶蛩语无休歇,不由人、无限凄然。天上月明如洗,桂枝影堕疏檐。砧残漏永如年,宝鼎喷馀烟。琵琶冷落无心拨,为闲愁、常锁眉尖。这苦向人难诉,还来题上花笺。

玄烨

三驱一面网,雉兔正堪肥。弦响无虚落,日暮即收围。

伍宗仪

帘前鸟语,正景色融合,乍晴天气。柳绿桃残春已暮,惆怅人生如寄。匣里珠玑,囊中锦绣,一旦皆捐弃。浮云过尽,尘缘回想无味。堪叹粉蝶寻香,游蜂酿蜜,也被韶光饵。转瞬落红花满地,犹是相偎相倚。万种凄凉,千般懊恼,终日如沉醉。无情风雨,韶光一霎更易。

弘历

匹失信义犹当重,况在堂堂万乘君。一水分疆界辽宋,渝盟何怪致金军。

弘历

两人促膝语,彼此不泄露。所语竟谁传,而史以为据。甚至惟一人,心迹隐未吐。祇恐他或知,炳然乃传后。发潜信赖史,纪讹亦屡屡。尽信不如无,不求甚解悟。此皆非常人,卓识有别具。固远不逮迁,翻訾有抵捂。后人复不逮,而更妄非固。呜呼圣贤门,却成是非路。

林朝崧

万里迢迢访十洲,度人自度竟无由。空劳造次探骊颔,仅得须臾看蜃楼。苦心风波终日恶,神仙福分几生修。掉头问讯西王母,桃熟瑶池倘可求?

弘历

蜀纸才盈尺,千里江山具。每於疏处佳,恰向淡中悟。洞壑何䆗窱,云岩若无路。界青走白龙,平溪待其赴。孤村关鹿柴,掩映松杉树。其背起高峰,飞鸟不能度。巃□顑万寻,展矣山灵铸。宿闻评画法,是景诚堪住。挂壁云烟湿,卓午如日暮。晏坐草亭中,题此亭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