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台咏怀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田横岛上此臣民,不负天家二百春。中露微君黎望卫,下泉无伯桧思郇。谁忘被发缨冠义,各念茹毛践土身。痛哭珠崖原汉地,大呼仓葛本王人。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金科豫

棋酒相逢乐不孤,伯龄前此意何如。自怜雅概齐江左,漫问当门折齿无。

弘历

曼殊是佛观察智,讵有遗发藏窣堵。设以眉毛例翠岩,则不胜藏岂仅许。花朝风物春暄妍,探奇一访青莲宇。摄齐拾级登初地,骋望千峰近可数。穹窿梵网鹳鹤摩,庄严火劫天龙护。谁能于此净六根,惟觉轩轩兴霞举。

石韫玉

路出峰山麓,苍茫夜色昏。微云常碍月,疏树不成村。马迹穿林杪,河声迸闸门。文襄遗爱远,舆诵至今存。

易顺鼎

微波月地,水样流年,浸来都湿。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拾片梨云,算不许玉香遗逸。瞒鹦浅坐,怎被暗愁知得。千古春怜才子,只沉香亭北。小小山楼,让侬来领空色。

弘历

刻漏丁丁,刹那不停。日复一日,百年此声。云是现前,瞥然已迁。去来今者,名也非坚。谓学佛言,佛无我分。了当忘物,不可为训。期月三年,宣尼有言。知人则哲,尧舜犹难。慎言谨行,古之君子。恕必恕人,责斯责己。曰褒而贬,曰刺而誉。三代以降,此风纷如。

弘历

礼原尼父定,文是素王垂。用以将钦若,因希尚鉴兹。一贯天道性,万古帝王师。过鲁绳皇祖,思齐奉圣慈。黍萁陈俎豆,升降式威仪。教泽常贻在,心传竟属谁。景行稍此遂,蠡管尚难窥。三子希踪后,安能赞一辞。

范咸

衣冠渐已学唐人,妇女红衫一色新。金鼓齐鸣双举手,浅斟低唱又三巡。

林朝崧

来不移时去似风,依稀犹在宋家东。聘钱有约牛郎借,琴曲无缘犬子通。自古珊瑚难入网,祗今鹦鹉易离笼。寄书为问瑶台雀,待得桃花几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