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谣

清代 易顺鼎

春去粉约,脂期愁里度。画栏飘满芳絮。瘦鹃啼不住。银屏梦云无据。艳宵容易曙。香骢知在何处。碧桃花外路。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王国维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弘历

在簴鸣韶乐,盈庭启令筵。春临寒尚峭,望过月犹圆。玉宇三霄近,珠宫五桂连。继燃元夜燄,争艳夏池莲。火蕊辉星峤,琼霙润麦田。同堂忧喜共,嘉乐倍申虔。

林占梅

习习轻风拂面和,柳阴堤外听村歌。平畴土沃肥粳稻,曲沼泉温泛鸭鹅。径熟童眠牛背稳,桑生妇采陌头多。宛然耕织图中景,万叠峰峦似翠螺。
山田

弘历

山田日以辟,刀耕火种之。所幸常有秋,不辞辛苦治。生齿日滋繁,地利讵有遗。赢此边外垦,稍救乏业黎。丁男相踵至,燕云逮晋齐。奚啻千万户,梯岩事耕犁。内外久一家,蒙古颇相资。更虑启忿争,治之良有司。亦知非远图,权以医燃眉。

弘历

白云缕遐天,心与云俱远。谁知溪壑幽,即在宸游苑。帷暗阁前树,屏围阁后巘。雾雨时霏霏,野卉清芬满。古鹤隔松闻,长歌谢轩衮。

易宗涒

拾级穷山顶,登临俯大荒。江流日浩荡,烟树晚微茫。栖鸟投深霭,归舟争夕阳。振衣还一啸,余韵落高冈。

弘历

莲花如锦叶如盖,芳香自送摇清籁。疑有天孙为弄梭,不然洛浦飘衣带。

弘历

叠石为假山,植桧称温树。咫尺兰戺间,缥缈蓬壶趣。雕绘讵足尚,澹泊素所慕。可以贮琴书,遐心期古遇。户外响轻风,琅玕奏韶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