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子规

清代 易顺鼎

幽魂咽。东风万古伤离别。伤离别。春江是泪,春花是血。人家岁岁清明节。关山处处销魂色。销魂色。红时斜日,碧时斜月。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吴锡麒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林占梅

海内经师位望尊,登龙我亦仰君门。亲人叔度波千顷,好客陈遵酒一樽。谈剑气豪肝胆露,论诗律细性情存。道傍倾盖交如故,知己由来胜感恩。

易顺鼎

指斜川、归去来兮。形役徒劳,既往难追。短艇轻飏,迷途未远,飘风习习吹衣。载瞻衡宇,晨星熹微,稚子欢迓柴扉。纵荒他三径,菊意松情,犹自依依。时向东皋舒啸,却倚南窗寄傲,一醉休辞。况园小还堪日涉,真趣谁知。问遑遑意欲何之。矫首遐观,鸟倦云...
韬光

弘历

云林境已幽,韬光幽更极。蜿蜒盘云径,仰视天一隙。琅玕轮尺围,过雨翠欲滴。葱茜交风枝,似扫行人迹。野禽送春声,可见不可识。犹嫌山寂历,间以泉淙石。攀陟造其巅,长烟一空白。稍待烟旋消,千里来几席。近湖远者江,由江达海直。足力不能穷,结揽须...

蒋其晖

落日瘦蔓隐,烟霭笼此丘。
诸侯何处去,仰叹已东流。
不忍登临远,独夜忆春秋。
清白不争春,零落香如故。
快阁

朱秉成

跨湖桥外水天秋,醉拍阑干动越讴。满地斜阳人去后,绿杨閒杀水边楼。依旧人家水上村,浊醪浑欲酹诗魂。江山如此人何处,黄叶萧萧自打门。

全祖望

感时已叹黄农没,遗世羞为汉魏音。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

林占梅

成蹊瘦竹间寒梅,岩畔幽轩晚尚开。别有钟声清似水,竟随归鹤入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