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除苏州制云:藏于己为道义,施于物为政能。在公形骨鲠之志,阖境有裤襦之乐。]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襦裤提于手,韦弦佩在绅。敢辞称俗吏,且愿活疲民。常[常州]未徵黄霸,湖[湖州]犹借寇恂。愧无铛脚政,徒忝犬牙怜。[河北三郡相邻,皆有善政,时为铛脚刺史。见唐书。]制诏夸黄绢,诗篇占白苹。[美贾常州也。美崔吴兴也。]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自谓也。]警寐钟传夜,催衙鼓报晨。唯知对胥吏,未暇接亲宾。色变云迎夏,声残鸟过春。麦风非逐扇,梅雨异随轮。武寺山如故,王楼月自新。[武丘寺也。郡内东南楼名也。]池塘闲长草,丝竹废生尘。暑遣烧神酎,晴教煞舞茵。待还公事了,亦拟乐吾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