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月夜

清代 厉鹗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林占梅

汗多衣褦襶,峻岭道崔嵬。酷日蒸雷出,奔云挟雨来。沟渠鸣急水,野径绝纤埃。顷刻旋开霁,斜阳照路隈。

弘历

谷风爽弥月,午炎剧今日。明当祝融归,后劲亦理必。山田况赖晅,恒凉奚秀实。此热不可无,黄云奄观铚。山榛荡轻籁,行宫清且谧。对时思化机,即境契彝秩。地限诚有权,天行终不失。

林旭

不醉复何事,能狂亦自佳。知应烦地主,稍得散闲怀。欢笑春生座,徘徊月上阶。可怜无赖意,病酒早安排。侯舟行未得,留滞亦徒然。豪饮又今夕,沈吟忆昔年。云山违咫尺,聚散误因缘。不惜扶残醉,还为拂画笺。

林占梅

晚凉同散步,小径入花坪。野草缘阶绿,岩松破壁生。钟飘云外响,泉咽涧中声。日暮归禅院,翛然俗虑清。

全祖望

大义绝贼臣,私恩宁足纪。斯意关纲常,保障其细耳。

全祖望

秋风荡荷衣,襟袖共清洒。李郎清泠泠,顾盻生神彩。病魔已献俘,诗魔重奏凯。渐闻曲江涛,应汛发瀛海。袖中有新文,与之俱澎湃。瓮斟香荔酒,盘登新稻蟹。庭前金粟堆,微香放蓓蕾。吾无隐乎尔,此意问真宰。薄醉送君归,馀清落暮霭。

林则徐

金风吹老鬓边丝,如此良宵醉岂辞。莫说七襄天上事,早空杼柚有谁知?

弘历

有筇倦不支,有书慵且置。跏趺白昼静,翛然无一事。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