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代 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弘历

西苑将凯宴,南轩先憩驾。正逢祓除节,韶光蔼相迓。红紫入花径,葱茜笼岩榭。同豫信同豫,耆定筹边罢。然予敢肆志,敬怠不少借。高谢晋永和,宁云关治化。

玄烨

星源来晋甸,天险峙秦关。波涌方舟速,威明古戍閒。万民瞻凤辇,百职集鹓班。冬省经兹地,移风先化顽。

朱之锡

谢公诗境好,到此意超然。水外疑无地,山中小有天。棹舟时罄折,出峡又规圆。七里容消遣,石尤风与便。

弘历

氐父见远帆,如梭织未已。其景故入咏,高阁因成此。十来偶一登,十登偶一试。舟无七八多,行弗一二里。水亦岂云阔,帆亦何曾驶。黄头已劼挶,不觉其劳矣。为官驱怯往,为已禁难止。一笑悟人情,人情即至理。

林朝崧

同志兼同病,相过又一回。雨中佳客至,庭畔好花开。休话黍离恨,自珍樗散材。除非閒淡友,谁肯款门来!

林朝崧

焚香斗室静于僧,午睡抛书坠枕棱。诗兴忽来携杖出,青山一角柳梢登。

弘历

王庚便便,东西朔南。六符调燮,八风节宣。王庚容容,朔南西东。维敬与勤,百王道同。王庚廓廓,东西南朔。先忧而忧,后乐而乐。王庚恢恢,南朔东西。皇极孰建,惟德之依。

弘历

盘谷无定名,太行亦有之。是处两山环,不知名者谁。我来正清秋,万树丹黄姿。间以苍厓松,尤比春林奇。石磴溜鸣泉,峭崿云四垂。佳景面面殊,图画行行披。依山辟新径,扫苔看古碑。尘心一以洒,不觉归辔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