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清代 厉鹗

北来始作泛槎游,晚色苍苍望里收。一线黄流奔禹甸,两涯残雪接徐州。古今沉璧知无限,天地浮萍各自谋。明日轻装又驴背,风前惭愧白沙鸥。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全祖望

卜邻喜得近诗材,勾曲山人齿发偕。悬知朗月明星夜,连臂清歌接券台。

岳赓廷

攀缘怯复疑,百里见厜㕒。及到所望处,还如初上时。幽花窥佛洞,古木荫龙池。此夜宿仙观,茫茫身世思。

林朝崧

岚光晓气雨氤氲,石磴千盘湿藓纹。人步鸟声中半晌,路从树影里歧分。荒园久废生春草,峭壁微凹补白云。笑煞山灵迎送苦,朝朝车马自成群。

林纾

烟云供养御书鲜,一道纶音落九天。槁项幸从遗老后,剜心欲献圣人前。惜逢颓运如今日,恨不沙场死壮年。得傍皇居臣愿遂,移家争忍出幽燕。

易顺鼎

万杉化去无一杉,惟有寺前老樟在。樟分五体同一本,身历百龄更千载。旁达涧壑根已深,直干霄空气不馁。云垂太阴逗雷霆,风翻白日动光彩。危柯半入烟冥冥,细叶还铺雪皠皠。化人伟奇丈六身,猛士雄健尺八腿。全张数爪鳞之而,俯视众木身傀儡。古来贤豪谁...

林朝崧

联步出禅宫,閒行小圃东。墙头排远岫,塔顶耸遥空。忍草自然绿,灵花随意红。商量此种菜,休厌在城中。

弘历

任已无不可,事君良独难。菅蒯攻佔毕,致身希朝端。谁知动拘束,礼法不为宽。譬彼鸟撄罗,岂能刷羽翰。与君隔岂遥,数仞之掖垣。犁然限东西,有情不能宣。鄙人对终日,可以无一言。同心而暌乖,一日如三年。鸟亦有翼并,树亦有枝连。吁嗟我不如,沉思发...

全祖望

清漳降神,有石壁立。疾风迅雷,孤根不慹。乃有寒铁,与相嘘吸。太古之心,一气足挹。拔出众芳,妙香熠熠。蔷薇晚卧,对之雨泣。石丈欣然,晨昏长揖。为惜濂溪,所见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