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万事有不平

清代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题牟益

弘历

凉飙飒萧瑟,节序忽已催。络纬吟露莎,鹎鶋栖夜槐。佳人未忍眠,颦眉黯如啼。举首见明月,揽衾对空闺。忆远各呻吟,命侣聊招携。尺素出文笥,平砧列閒阶。女伴强笑言,默喻中怀哀。长短准旧度,袗袭别新题。不裁双鸳鸯,留待君予归。王风咏执簧,七月廑...

弘历

透得诗画禅,逢场聊作戏。蕴玉山故辉,含珠川以媚。破帽与氅衣,装束殊高致。试看一鞭挥,维摩果不二。

弘历

万木郁蜚云,众泉泌鸣玉。拂轸试一写,不作招隐曲。境寂夫何妨,高人乐事足。

林则徐

星星短鬓笑劳人,回首光阴下阪轮。敢惜残年思养拙,难祛痼疾剧伤神。安心屡愧承温诏,止足原非羡逸民。辜负君恩三十载,况从绝塞起羁臣。

范轼

两山夹湖湖束腰,一湖数郡吞南条。积水环混失归向,潴四百里何迢遥。人言其中閟幽怪,天阴往往移龙蛟,孤城却在落日外,颓垣一线栖丛蒿。到此无风已心悸,况当奇热蒸寒飙。连晨郁怒苦未泄,冯夷弭节严撑敲。朝曦乍露铜钲角,旋倾墨沈云漉漉。琉璃千顷忽...
夕阴

弘历

田盘雨优渥,西来觉不逮。曾无百里隔,何致顿尔异。因悟云依山,宾主自殊势。傍晚云低田,设雨必滂沛。又不能无望,惟是殷祈岁。
湖月

弘历

江月妙在流,湖月妙在渟。纤阿如驻御,詄荡窥澄泓。轩辕铸明镜,万古铜晕青。於中金一点,沉光夺斗星。文漪漾不去,素彩寒欲生。未秋景已佳,坐看汉影横。
入竹谷

林寿图

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已出尘埃外,立脚判牢强。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