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大江骇浪限

清代 谈迁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谈迁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

朱祖谋

閒金粉,曹郐不成邦。拔戟异军成特起,非关词派有西江。兀傲故难双。

弘历

永贞用六方象坤。环以璧水无竭源。躁静戾听性质温。真砚不坏闻云云。呼之欲出其人存。

朱樟

秋草寒蓑失坏城,畬烟断处士微平。鸦啼内相厅前树,一片天涯谪宦情。
刺舟

弘历

刺舟傍西林,不见西山色。落帆向东岸,西山乃咫尺。视远斯明生,近以遥而得。天水方空濛,停吟聊自适。

弘历

杂咏非咏物,切切念民艰。反躬先自责,调幕无能焉。嗟此齐鲁民,被歉已连年。富者日以贫,贫者更磬悬。计口纵授食,日月乃苟延。任恤有常经,为之在得权。设任贫室索,富家难尽全。一言以蔽之,赐丰端赖天。
古涧泉

弘历

古涧泉,淙淙滴滴幽崖斟。若有若无断且续,盈科不竞浅复深。却如南华已槁之木,又如五柳不弦之琴。古涧泉,惟应印古月以为心。

安治

一轮皓月照长空,对此高吟兴倍雄。素心不沾迂拙气,歌声欲达广寒宫。放开眼界尘埃外,今古诗篇啸傲中。最是青莲狂态好,举杯邀处问天公。

弘历

前世应为支遁师,兴来每爱写权奇。何妨窗内窥如马,正是全身里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