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清商引

宋代 汪元量

玉窗夜静月流光。拂鸳弦、先奏清商。天外塞鸿飞呼,群夜渡潇湘。风回处,戛玉铿金,翩翻作新势,声声字字,历历锵锵。忽低颦有恨,此意极凄凉。

炉香帘栊正清洒,转调促柱成行。机籁杂然鸣素手,击碎琳琅。翠云深梦里昭阳。此心长。回顾穷阴绝漠,片影悠扬。那昭君更苦,香泪湿红裳。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

侯置

黄昏曾见凌波步。无端暝色催人去。一夜露华浓。香销兰菊丛。 缕金衣易湿。莫对西风泣。洗尽夜来妆。温泉初赐汤。

叶辉

白鹭洲边敞此亭,淮山江水瞰芦汀。鹭飞点点星颜色,那似公山鹤有灵。

杨万里

幸自轻阴好片秋,如何余热未全休。大江欲近风光冷,平野无边草亦愁。

彭汝砺

事贤如事亲,敬长如敬兄。读书如吃饭,近欲如近兵。百事总欲是,一言不可轻。汝能慎于初,更欲观厥成。仲兮舍予南,汝今复北去。南北牵我梦,终夕无定处。但寄两眼泪,为君衣上露。会知老者心,从尔无早暮。
盛开梅

方蒙仲

烂熳不须怜,摇落尤佳致。身卧积藓中,受事天富贵。十分香色十分清,摇落都从盛处生。物理盈虚例如此,世间何事不浮荣。

辛弃疾

锦书谁寄相思语。天边数遍飞鸿数。一夜梦千回。梅花入梦来。 涨痕粉树发。霜冷沙洲日。心事莫惊鸥。人间千万愁。

王千秋

红消梅雨润。正榴花照眼,荷香成阵。炉薰炷芳烬。记于门今日,长庚占庆。文摛艳锦。笑班扬、用字未稳。果青云、快上黄扉,地□誉高英俊。 名盛。都期持橐,却借乘轺,布宣宽政。除书已进。归宠异,侍严近。且金船满酌,云翘低祝,□比椿龄更永。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