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宋代 李曾伯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赵彦端

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异县相逢能几许。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杨亿

芜秽休嗟负郭田,蹉跎自过鹿鸣筵。荆山玉璞空三献,梁苑风尘已十年。疏入禁中犹未报,赋成都下早曾传。独携书剑归闽岭,共泛烟波入楚天。獵獵酒旗邀举白,招招渔艇勸烹鲜。棋枰斗胜疑成癖,砧杵惊愁几废眠。驿路数程烦托乘,郡斋终日喜谈玄。如何弃我还...

夏竦

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王之道

一霎轻云过雨,半稿新绿横舟。梅花池馆暗香浮。酒入朱唇红透。 有恨尤怜别恨,多愁不惯春愁。舞余何惜更迟留。肠断断肠更后。

杨万里

水仙怯暖爱清寒,两日微暄嬾欲眠。料峭晚风人不会,留花且住伴诗仙。

方岳

南薰殿上薰风老,雨便飞来占取凉。书带香眠愁杳渺,云侵清簟竹方床。

张鎡

晓来一阵金凤劣。把阆海、檀霞细屑。依就花儿,深藏叶底,不教人折。 初开数朵谁知得。却又是、金风漏泄。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