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尊前爱听打荷声。鸳梦不须惊。天替我怜卿。赠万斛、凉珠定情。单衫唤酒,疏帘听笛,忽忆五湖盟。枕畔堕钗横。卧冰簟、银床看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林占梅

费尽经营计,才成满圃香。黄疑橙累颗,白肖雁分行。晚节欣佳色,平明爱淡妆。一观珠玉句,累我兴难偿。

白胤谦

昔日司空舍,高真列上仙。今朝司寇馆,顽陋谢前贤。石室抛残灶,绳床觅旧毡。遗风相接处,清白类家传。

弘历

树以古益奇,有如诗客怀。老榆经百年,扶疏高且佳。松柏堪友朋,藤萝失梯阶。徘徊苍干阴,讵似仲堪槐。新月届上弦,流光寒以皑。照眼芸编青,啅影春禽喈。因欲问素娥,盈匡曾几皆。

金科豫

廉纤细雨湿苔文,古寺幽深锁碧云。镇日欢呼情未已,隔窗谁遣暮钟闻。

金朝觐

几日行程傍海涯,云山回望是吾家。庭槐近午萦清梦,路柳斜阳带晚霞。难得临时文入彀,可能到处雨随车。翻因旱甚思乡土,无复閒情玩物华。

安念祖

芦洲夕照影分明,陡落平沙雁一声。望断暮霞横紫塞,秋高无限别离情。

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弘历

万物春台果是台,韶光有脚见倪哉。六桥那畔应偏好,分付东风待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