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浅靥欺霜,低魂诉月,睡余云鬓犹松。却忆年时,翠微高处携筇。杜娘身世真休说,倚银屏、惯听秋风。最悤悤。绿艳红娇,酒醒无踪。枯禅证后秋如海,甚愁根未断,色淡香浓。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镇惺忪。吟遍瑶阶,梦遍璇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弘旿

秋宵残月风萧萧,溪路纡曲山岧峣。苍茫恍入白云去,一径直蹑天门遥。骏马崎呕互高下,雄关睥睨干云霄。顾我频年历长道,壮怀洒洒秋雯高。惟有清寒助吟兴,仰看突兀心迢遥。有时下马发长啸,日月回薄山动摇。天都直上果可到,好瞻北极趋晨朝。徙倚翻思尘...

林以宁

早起登临玉露瀼,画楼高处碧云凉。池边野鸟啼寒雨,篱外黄花媚晓妆。斜倚红阑同照影,閒挥绿绮坐焚香。溯洄他日重相访,一片蒹葭秋水长。

弘历

开纪亚新禧,承欢敢后时。青阳临左个,王母降西池。许案还增感,莱衣勉自持。画屏层镂胜,宝树叠分枝。花艳先春发,灯光入夜披。更期三五月,轮满泛瑶卮。

林朝崧

忆昔缨裙沪上游,果然人世有丹丘。吴歌子夜妖姬唱,郢曲阳春上客酬。回首欢场成梦影,投身荒岛足悲愁。佳期愿待江波绿,更泛五湖三泖舟。

弘历

雨后一凭栏,荷擎颗未乾。光呈鲛女泣,妙契宋儒观。无缝分还合,流形碎复团。陆离真莫测,拟议转难安。似汞方啼鼎,同珠欲走盘。水仙如整髻,赠此缀为冠。

多隆阿

旭日流晖处处同,才知暖律入辽东。疏杨细柳全含绿,文杏夭桃尚未红。已见阳光猜野马,还将雨意卜飞虫。栽培倾覆因材笃,谁体天心补化工。

弘历

南峰若仰北峰垂,呼吸相通练色披。入影澄波浑一合,湖心亭上会心时。

弘历

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坦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微风入江縠纹起,从臣告我游应止。桥安舟险有名言,晓人何不当如是。须臾风息日才辰,焦先望幸意已勤。轻舟减从聊揽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