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供蜡梅一枝

清代 易顺鼎

病黄生面。记蛎粉围墙,那回曾见。苦把蛮腥,腻了寿阳宫瓣。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问别来何处照清浅。说离恨天西,旧红无伴。疏影浑难觅,付月波凉蘸。美人倚愁独立,梦游仙道妆偷换。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范当世

江水汤汤五千里,苏家发源我家收。东坡下游我上溯,慌忽遇之江中流。不遇此公一长啸,无人知我临高秋。公之精灵抱明月,照见我心无限愁。

朱景英

曾伴仙人泣露盘,渭城波远墨池宽。器经沐浴皆前泽,席接威仪亦古欢。海岳易庵名并重,丹铅点笔气犹寒。青山知己今埋骨,清泪蟾蜍滴未乾。

弘历

深筹庶事康,永戒独智虑。终日不闻过,圣贤之所惧。肤言亦何益,实政期有助。小节谨其微,大纲审其据。尔尚勖冰兢,我惟凛朽驭。尔我共孜孜,无可息肩处。
交芦馆

弘历

苍苍中若有人伊,偶值凭窗亦玩之。春去秋来一何似,此芦才倒彼芦支。

纳兰性德

阑珊玉佩罢霓裳,相对绾红妆。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菰米漂残,沈云乍黑,同梦寄潇湘。

全祖望

宗姓真磷角,公孙亦凤毛。相寻白蘋渚,握手话风骚。我亦勾馀客,清才愧二豪。一枝何处是,七观已萧寥。

弘历

水轩才数宇,亦可号行宫。万顷波无尽,三春景莫穷。柳堤条欲绿,杏坞蕾初红。圣藻檐楣焕,当年想像中。村喜称端好,吾应有句留。人心将士习,知向更何求。未协唐虞化,徒怀禹稷忧。乡民瞻露冕,因悟水兮舟。

弘历

开年已逾旬,春意渐融盎。富媪欲侈富,状彼百昌状。于耜兹其时,益赖天浆贶。近晚瞻碧天,云脚羃西嶂。霮䨴初布空,叆靅日旋障。入夜始霏微,霢霂势忽畅。徘徊露井阴,泛潋曲池浪。稍觉寸心纾,讵敢双眉放。未旱愁不雨,宵衣频颙望。既雨愁不沾,遐方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