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代 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

朱玙

翠带恁横斜。冷艳清葩。淩波仙子自堪誇。品格孤高谁可伴,只许梅花。潇洒淡烟遮。洗净铅华。前身应是水为家。石钵新裁香有韵,移向窗纱。

金应澍

树拥川原壮,花园廨宇宽。青山当户出,沧海上楼观。五管游曾遍,三湘梦已阑。讼稀尘牍少,莱舞有馀欢。

弘历

尖锐燕函贯,所当无不摧。大漠三巡狩,楼兰系颈来。齐圣轶千古,飞白圣多能。以礼垂宏范,钦哉勖绍承。圆覆符穹昊,雍熙制作详。卿云成什后,韶奏引归昌。健行六十载,天地不言功。批黄常午夜,勤政是家风。

弘历

肖物渲芳总化机,艺而道也匹应稀。雪禽翻树残英坠,却讶梳翎落去飞。

弘历

盘谷无定名,太行亦有之。是处两山环,不知名者谁。我来正清秋,万树丹黄姿。间以苍厓松,尤比春林奇。石磴溜鸣泉,峭崿云四垂。佳景面面殊,图画行行披。依山辟新径,扫苔看古碑。尘心一以洒,不觉归辔迟。

弘历

建极抚五辰,执中御八埏。望道而末由,朝夕增惕乾。曩余佩古训,治理颇能言。行之捍格多,乃悟实践难。克已苟未至,其失已大焉。如木斯有本,如水斯有源。源本或有乖,设施亦徒然。触日堪警心,小子其慎旃。

玄烨

初冬夜静正三更,宵旰清心勉励精。自愧事繁机不敏,细披章奏察民情。

朱文治

清和时节冷于秋,旬日檐前雨不休。太息落花都坠地,何期圆月正当头。酒人痛饮同飞盏,诗客高吟独上楼。转惜一弯空匿影,湘帘垂处不曾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