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词

清代 陈维崧

三鼓出门乌夜飞,五更还家星宿希水晶楼角几时暖?独坐待君归不归?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金武祥

两山中断处,暼见一河流。过脉留滩石,闻声动客愁。千重村树暗,四野暮云浮。欲问严家事,悲风满渡头。

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全祖望

云门寺前万壑流。褰裳为放木兰舟。试看临风倾城笑,如何仅直三年留。

弘历

盘拿古干秋云表,寒空极目霜天晓。磊砢白石护其根,棘枝间出麻姑爪。童童插㙷相扶持,下临仄涧碧环绕。会心因忆孟氏言,二老天下之大老。

林旭

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章,本初健者莫轻言。

弘历

贺公雅吴语,老大故乡回。儿童不相识,问客何处来。可以喻宦况,浮云何系哉。山阴泉石佳,浊醪常满杯。

全祖望

日观峰连越观峰,东巡秩祀应相从。书开宛委山头秘,云发阳明洞口封。乐府并陈小海曲,湖波不斗大梅龙。使臣更有恭祈事,早望西成慰罢农。

弘历

我有山水癖,耽诗殊未厌。此地况回绝,众壑归包函。峰翠经雨洗,枫丹著露添。扫苔坐石头,凌雾振衣衫。自觉胜前秋,饶有吟髭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