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

清代 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柳影天涯随去辇,杨花江上变浮萍。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谈迁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

端阳

玄烨

春夏连年旱魃灾,虽逢令节免流杯。清和幸得甘霖霈,竞渡蒲樽览一回。

弘历

是人胸中小庐霍,董家亦有元和脚。不经意处人难工,叠岭重泉偶所作。重泉貌得香炉间,叠岭亦似南岳盘。置二名区未为隘,合一全图不觉难。山东嗤浙派,曾传杨契丹。文笔今定谁巨擘,雌黄无使轻讥弹。浮图高入云,俯瞰危无底。与客安心处,指说云门寺。云...

弘历

雨后喜时晴,暄润惬人心。禾黍如助长,吐穗蔚森森。虽有清风来,而当朱夏临。广厦觉炎蒸,闾阎益难禁。岂不忆山庄,避暑暑弗侵。既虑多劳思,更恐弛敬钦。协纪顺天时,解愠缅虞琴。即看日上阶,何以惜流阴。

范当世

圣者盗不已,智人安可欺。所操非豚蹄,所攘非一鸡。而我坐叹息,虚名空尔为。天子临轩霁颜色,妻儿闭户啼寒饥。

林占梅

圣世绥屏障,臣穷励雪冰。回天资大力,指日见中兴。野寇黄巾尽,元戎白旆称。从兹安堵卧,击壤看丰登。
悦心殿

弘历

轻阴沓嶂笼,积素连林缀。松篁称古春,丝管屏华节。朵殿既深沈,虚牖还清绝。手泼金壶汁,兴飞玉田屑。宁匪频来处,今朝果心悦。

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弘历

霜后菊犹黄,冬初枫尚紫。书屋临清流,一匣镜光美。翰墨生古香,俯仰探幽旨。心法与治法,非彼亦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