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舟中月夜

清代 厉鹗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弘历

炳火爵卫客,举之牛口下。固宜群臣争,孰非入朝者。不以小亡大,卓论千秋寡。

林旭

加减多君问短长,闲人心力倦论量。要知县巷胭脂色,便是江南时世妆。

玄烨

銮舆出禁门,前队已临苑。威德如风行,感恩似草偃。

弘历

瀛台独梧树,凌云势方上。森森孙枝稠,团团佳荫广。吟风入静思,滴雨增幽赏。鹪鹩不敢栖,疑结九苞想。抚摩绿玉质,㣶倚怀畴曩。

林占梅

报国生平矢效忠,毛锥一掷便从戎。世无俞、戚谁筹策,贼是孙、卢易建功。壮志欲除蛟虎害,近灾莫谓马牛风。海门潮急欃枪闪,剑气冲霄已化虹。

弘历

雁塞返龙旌,鱼关度鸟道。芙蓉紫雾沈,睥睨清秋晓。重岩虎豹狰,万壑琴筑绕。寄踪俨壶中,回首惊云表。栖崖眄埢垣,逖迹资探讨。天意实难谌,地险安能保。

玄烨

入峪桥分三岔路,傍崖步辇景何深。山中独见松林影,时有清流助鼓琴。

朱景英

艳异争传本事诗,返生香里逗情痴。春风有底干卿事,记取桃花见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