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清代 厉鹗

石势浑如掠水飞,渔罾绝壁挂清晖。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林朝崧

入港高悬五色旗,烟中楼阁认霏微。倚樯忘却双轮捷,怪道邻舟似箭飞。

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弘历

画家气韵造绝诣,邦达气韵乃馀事。细皴粗抹无不佳,不期其法神其意。承命为此云山图,云如欲雨山如醉。奇峰诡巘凡几重,密叶枯枝以万计。谓宜凹处置人家,果见精蓝倚葱翠。溟濛滃郁有馀润,空白浮青各殊致。张壁只虑天龙窥,夺造化工彼所忌。

何福堃

岁星周一纪,四过六盘山。路辟蚕丛险,人歌马足孱。时危多战垒,将猛守萧关。追溯前朝事,今来喜客闲。

黄遵宪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弘历

时雨令人喜,时晴令人快。风从西北来,驱云远天外。翠蓝蔚高空,廓落琉璃界。蝉声亮高树,瀑响纷众派。农夫相与庆,行旅未为害。两美既得兼,万兴於焉会。拈毫披爽凉,松篁递幽籁。
独吟

多隆阿

劳劳尘事恐无成,独自沈吟绕屋行。月在身前应鉴我,花于别后尚牵情。耳听地籁心长静,水过天风浪不平。闭户学书兼学剑,此生未敢貌荣名。

屈大均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