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十首·选二

清代 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弘历

室是旧书斋,一向此习静。明道有至训,动定静亦定。万几值清暇,讵无堪适兴。义府有馀乐,琴轩致虚净。玉版顷閒榻,吟几仍晚凭。会心皆可参,玩物斯为病。明窗驹影过,谁识流阴竞。昔以忘天倪,今以观物性。

林占梅

笋舆随屈曲,数里入金包。急水号鱼■,深林隐鸟巢。石奇岩踞虎,藤老壁蟠蛟。客过层巅路,如行远树梢。

弘历

画舫乘流达石舫,清漪适可畅清游。片帆设拟回头问,曾未冰天无恙浮。

况周颐

秋是愁乡雁不来。登高何望只风埃。暂时枫叶浓如酒,何处萸囊避得灾。怜霸业,委荒莱。即今戏马亦无台。何如偃蹇东篱下,犹有南山照酒杯。

弘历

奕奕香岩山,隆崇冠云表。幽幽香岩阁,窈窕栖山㟽。借问因何传,浪仙人贾岛。人与阁何往,春山依旧好。我来山下望,睪然兴遐抱。当其苦推敲,逢人不之觉。僻瘦亦何妨,自得因深造。佳句出穷饿,妙论创坡老。信其言而然,吾诗何足道。

全祖望

江干相树郁平冈,左顾长洲带水杭。漫以决排讹禹甸,竞传英爽遍隋塘。百牢犹共王馀荐,一饭休教笼稻荒。不爱勾东受扬子,雄心北向尚苍茫。

石洢

入夜风凉,亭孤屋小,月明庭里。虞姬一阕,黯黯笛声盈耳。猛思量、虞兮奈何,霸王事业犹如此。况等閒绣绂,儿曹黄卷,那堪芬齿。残罍。烟和水。但稳卧沧江,暮云都紫。倏然梦觉,长啸一声而已。正溪边、瑶草芊芊,伴清閒鹿群鹭侣。问先生、活计如何,酒...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