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 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

万年果

全祖望

天湖万年果,稽含状未具。相传石洞生,或有石髓注。我昨来山中,偶拈澄溪句。乞灵古先生,诘朝倘有遇。

玄烨

中元来太液,新爽下林端。水槛临流入,风窗捲幔看。鱼游迷藻荇,鸥戏悦沙滩。宇宙无尘翳,凉生月一团。

弘历

布政宜敦本,当春乃劝农。良辰耕帝耤,膏雨遍畿封。辇路华旌映,城闉瑞霭浓。明禋先致享,神格益滋恭。耒耜青箱列,公卿法服从。三推亲竟亩,百室愿如墉。皇考贻谟烈,斋宫著肃雍。无须陈夏谚,即此仰尧踪。

林旭

重闱色样若亲身,别日麻衣感尚新。问说今年当娶妇,师门归去见成人。

弘历

日往月来运不已,寒暑递催

弘历

建堤以卫民,民安赖堤利。设仍民受灾,堤存亦何济。洪湖寔巨浸,高堰为障蔽。犹虞盛涨时,莫禦汪洋势。三坝建尾闾,节宣原有制。何人倡邪说,强与安名字。云开天然坝,每岁成故事。吸川所不恤,涝田所不计。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毕。以此云称职,夫谁不...

弘历

室据山高来不频,偶来便尔畅心神。一天秋景云窗外,大似王蒙荷叶皴。

全祖望

黄叶且落尽,主人尚未还。昨传西归信,已道发寒山。连宵好月色,泠泠屋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