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清代 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全祖望

大明湖头黄幄驻,飞瀑泉边朱芾来。海右惊传浴龙地,当年边叟读书台。

全祖望

六凿纷纶动,春今非我春。纵然沉醉后,犹是独醒人。夜雨萧萧下,孤镫耿耿陈。杜康新丧职,无力济枯津。

易顺鼎

蛇虎丛中,那容得书生一介。曾立马牂柯江上,辰龙关外。狞石撑空涛力陡,蛮烟寒路山形怪。甚浮云、万叠拥边愁,乾坤隘。写未尽,飘零话。偿未尽,牢骚债。且壮游此地,夜郎自大。供奉窜来魑魅喜,武侯去后风云坏。笑靴刀、帕首走穷荒,真无赖。

全祖望

凤泊鸾飘后,行踪类贾胡。浮生长偃仰,百事总荒芜。老竟成羁鬼,居空卜左徒。故人寝门哭,能到夜台无。

朱厚章

苍烟影里独凭高,瑟瑟寒生薜荔袍。我愿满头常插菊,天生左手为持螯。云随暮鸟归村树,风卷秋钟撼海涛。佳节一杯桑落酒,故人何处斗诗豪?

纳兰性德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弘历

松下溪亭水石磷,消閒赌墅会嘉宾。野桥策杖相过者,漫拟寻常助斗人。

弘历

无能远营道,方将近托身。博望既承命,桑梓当辞亲。去去遵北渚,遥遥眷南津。脩途束鞶厉,轻车越梁陈。朝为田野民,暮为讲读臣。承华多俊髦,率昔邹枚人。追随颇自惭,俯仰向三年。仆夫驾我车,散虑循洛川。因之望故乡,纷纡莽秋烟。沉思郁谁语,慨叹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