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清代 梁启超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成瑞

远嶂危峰翠作堆,羊肠一径辟林隈。云过壁石清奇现,峡束河流曲折来。秋色天然成画本,滩声到处走惊雷。南行渐出沙山口,遥望连城万井开。

弘历

以我迫愁旱,慈怀亦不纾。右坛祈霖罢,返跸咨兴居。迟日北至临,大祀躬承诸。预期致虔斋,复此归彤庐。细雨虽略沾,霈渥何有乎。忆昔承恩命,代祭数岁馀。北方例多旱,望泽无岁无。尔时廑分忧,讵今忧萃予。计穷乃反本,嗟哉怀始初。

法坤宏

调刁陨风叶,翩反恋故枝。闻君束归装,游子动离思。行行高原上,伫立望征骊。仰视归飞鸟,心随白云驰。初君登科日,英姿生光辉。轻裘拥高坐,焕若东出曦。风尘近十载,奔走长安逵。黑貂既已敝,面目空复黧。哀我龙钟态,对叹不自持。计君归闾门,升堂拜...

易顺鼎

断云做暝,正水驿无花,画船来悄。雪残未扫。看阊门半掩,那知春到。久欠西施,莫共吴王斗草。系孤棹。叹人远五湖,归雁都杳。心事空缥缈。对残霸宫城,旧家池沼。追游趁早。画十年影事,东风吹帽。江上初梅,笑我垂垂欲老。暮寒峭。问青篷载愁多少。
秋莲曲

弘历

泣露珠泪多,临风霞袂冷。芳时不忍舍,依依镜中影。莫叹明夏隔春冬,钱塘油壁无来踪。

弘历

彰义街旁寺,开堂久自元。增脩传胜国,祝嘏为慈尊。又数百年阅,那庄严相存。往来惜颓废,葺构省华繁。幢石难寻址,虬松尚护门。毗卢弗见阁,祗树不妨园。顶礼观音在,传闻窑变原。静观因有会,了识未忘言。成矣宁无坏,今兮古漫论。五言识颠末,聊当屃碑攑。

朱仕玠

角黍悬蒲俗共誇,漫惊踪迹滞天涯。海东五日标新样,儿髻环簪虎子花。

安平

丞相祠堂古处留,胶山北麓几经修。捐田允念尊贤意,配享无忘报德由。二姓蒸尝昭国典,两朝芳节共泉流。至今仰止犹兴起,读罢碑文思更悠。